首页 > 症状 > 疾病

副银屑病

副银屑病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乏力、肉芽肿、淋巴结肿大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乏力减轻后,不适随诊。 严重者需入院治疗肿大减小后转门诊治疗。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坏死、水疱和出血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7、家中是否有副银屑病患者?
重点检查项目
1.细胞组织化学染色
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染色是利用已知的抗体与细胞抗原特异性相结合的特性,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在抗体上的显示剂显示一定的颜色,并借助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或电镜进行观察,以达到对组织、细胞结构中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定位分析的目的。
2.免疫病理检查
免疫病理检查是利用免疫学的原理进行的一种检查,如:皮肤斑贴试验、癣菌素试验、过敏原筛选等。
诊断标准
1.点滴型副银屑病 (1)多见于儿童及青年,约2/3为男性,无明显自觉症状。 (2)皮损为多数淡红或红褐色针头至指甲盖大小的浸润性斑疹或斑丘疹,表面覆以细薄鳞屑,剥除后表现光滑,无出血点,皮损互不融合,散在分布于躯干,四肢等处,头面,掌跖及黏膜少见。 (3)约经3~4周后,皮损逐渐变平而消退,遗留暂时性色素减退斑,但仍可有新疹不断出现,因此新旧皮损可同时并见。 (4)病程缓慢,一般约半年可逐渐消退,亦有数年不愈者,但健康不受影响。 2.苔藓样副银屑病 (1)皮损是一些类似扁平苔藓的粟粒至米粒大扁平小丘疹,颜色初为鲜红,渐变为黄红,深红或紫红,表面覆有细薄灰白色鳞屑,聚成网状斑片,以后皮损逐渐萎缩,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及点状色素沉着,与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病的皮损相似。 (2)好发于颈部两侧,躯干,四肢及乳房处,极少见于颜面,掌跖及黏膜,发生于手足者可呈胼胝状。 (3)经过极为缓慢,可多年保持原状,自觉症状不著,但如发生剧痒,常为向蕈样肉芽肿转变的预兆,应注意一旦演变为蕈样肉芽肿,则瘙痒又减轻或消失。 3.大斑块型副银屑病 (1)好发于中老年男性,自觉症状轻微。 (2)皮损为境界清楚的斑块,硬币至手掌大,数目不定,有轻度浸润,颜色初为鲜红或黄红,渐变为深红或暗紫红色,表面覆有少量鳞屑,不易剥离,无点状出血,皮损可呈豹皮状外观或排列与肋骨一致。 (3)好发于躯干,四肢近端,头面,手足偶可累及,不侵犯黏膜。 (4)病程缓慢,一般不会自然消退,久病后出现苔藓样肥厚或萎缩,类似皮肤异色症的外观,Ackerman认为此即蕈样肉芽肿的斑片期损害。 4.小斑块型副银屑病 (1)皮损为粉红色至黄红色,卵形或长形散在斑片或薄斑块,常常为指印样的斑片,上覆少许鳞屑,直径1~5cm。 (2)对称分布在躯干及四肢近端,无明显自觉症状,患者一般健康不受影响。 5.痘疮样副银屑病 (1)多见于青少年,婴儿及老年人罕见。 (2)急性发病,皮损为淡红色或红褐色针头至扁豆大水肿性红斑,圆形丘疹,丘疱疹或脓疱,有的可发生水痘样水疱,严重者疱内可出血,坏死,结痂,甚至形成坏死性溃疡。 (3)消退后遗留轻度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也可遗留轻度萎缩斑。 (4)多突然出现于躯干,腋窝,四肢屈侧,不累及掌跖,黏膜,严重时可泛发全身,皮疹约2周左右治愈消退,但新疹可陆续发生,故病程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5)一般健康不受影响,可伴有发热,乏力,关节痛及淋巴结肿大。

推荐医生

相关词条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更多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