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症状 > 症状

紫斑
紫斑

紫斑,证名。指斑色发紫,多见于外感湿热病证,为热毒盛、邪入营血之征。《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病篇》:“按方书谓斑色红者属胃热,紫者热极。”治宜清热凉血、化斑解毒,用解毒化斑汤、犀角元参汤等方。若斑色紫黑,为病势重笃

  紫斑的检查方法主要有:

  1.束臂试验:又称为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当毒物刺激或药物过敏等发生时,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其脆性或通透性增高,就会出现束臂试验阳性。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的人,其紫斑多由于血管壁病变引起;

  2.血沉:血沉的速度与血浆蛋白的量和质、血浆中脂类的量和质、红细胞的大小及多少等等有关。某些特殊类型的紫斑,血小板减少性紫斑的检查如高球蛋白血症性紫斑,巨球蛋白血症性紫斑,均可引起血沉增快;

  3.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此二者均为检测血中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及血小板功能的指标。凝血时间的延长及凝血酶原时间的缩短多见于使用过量抗凝物质引起的紫斑,以及血小板功能降低、凝血酶原、凝血因子减少引起的紫斑;

  4.小板(PLT)计数:血小板的数量、功能与止血、凝血机制有密切关系。血小板计数不足,凝血机能发生障碍,血中红细胞易于顺破损的血管壁漏出,甚至会自发紫斑。血小板不足引起的紫斑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斑。这是血小板减少性紫斑的检查之一;

  5.内镜检查:过敏性紫斑是临床常见病,对过敏性紫斑各种类型均做电子胃镜及结肠镜检查,观察各型过敏性紫斑胃、肠粘膜病变特点的认识,为过敏性紫斑胃、肠粘膜的诊断提供依据。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iipexz36ur3zw6ewz3rizxwx_1.html

  皮肤出现紫斑的原因可概括如下:

  1.血小板减少:这些人血中血小板低于正常。因血小板是血液凝固机制中最重要因子之一,减少了就容易出血。减少得越多,出血机会也越多。多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中产生血小板障碍)、白血病(骨髓被白血病细胞充塞,影响血小板生成)、服用某种药物、严重感染、巨脾引起脾功能亢进等;

  2.毛细血管病变:由于毛细血管受损,血液易从毛细血管漏出到皮下引起紫斑,最常见的为过敏性紫斑,可因服用某种药物、食物或吸入某种物质所引起。这种紫斑分布多有双侧对称性的特征;

  3.凝血障碍:人体内有10余种凝血因子,任何一种因子缺乏,均可引起出血。如Ⅷ因子缺乏见于甲种血友病;肝脏疾病可引起凝血酶原的减少,所以严重肝脏疾病多有皮下出血。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DirDu/2005/04/24/72/76/32.htm

  紫斑的鉴别诊断有以下3种

  过敏性紫斑

  主要表现为,多出现在四肢侧面,为斑丘疹,稍隆起子皮肤表面,压之不褪色,分批出现;常伴有急性腹痛,以脐周和下腹多见,可伴有便血,还可伴有膝、肘、腕关节肿痛,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检查无异常,青少年多见。找出过敏源,通过抗过敏治疗即可痊愈。

  感染性紫斑

  多见于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病毒性感染如流行性出血热、麻疹,立克次氏体引起的斑疹伤寒,原虫引起的疟疾等,在其病程的一定阶段,都可能出现紫斑,皮肤瘀点或瘀斑,黏膜出血点,都有原发感染的症状和体征。血小板不减少,凝血因子也无异常,主要是针对原发病治疗。

  血小板减少性紫斑

  皮肤瘀点、瘀斑、黏膜出血、齿龈出血、呕血、便血、尿血等,甚至发生颅内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儿童大多急性发作,发病前1—3周可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等症状;中青年女性多表现为慢性紫斑,常伴月经过多、病程较长、贫血表现。化验检查可见血小板减少,骨髓中形成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必须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紫斑治疗的诊断要点:

  1.皮肤、粘膜出现大小不等的斑点,颜色或红或紫或青,压之不褪色。好发于四肢,尤以下肢为多见;

  2.可伴有鼻衄、齿衄、大小便出血,甚至颅内出现。久病出血多者,可出现贫血征象;

  3.血液检查有些可见血小板减少,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骨髓检查可见异常等。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紫斑

  治疗紫斑的方法:

  1. 五绝指针疗法(周身多经脉调理加局部选穴刺激治疗)

  2.饮食疗法

  (1)紫草大枣汤:紫草50克,大枣30克,加适量水煎煮,吃枣喝汤。适用于血热型;

  (2)水牛角茅根汤:水牛角50克,茅根30克,水煎加白糖适量,代茶饮服。适用于血热型;

  (3)甲鱼炖茜根仙鹤草:甲鱼1只(去内脏),茜根15克,仙鹤草30克。将药先煎,去渣取汁,再加入甲鱼炖熟,加盐调味服食。适用于阴虚型;

  (4)花生衣芪枣汤:花生衣30克,黄芪20克,红枣15枚。加水共煎,吃枣饮汤。适用于气虚型;

  (5)红枣汤:红枣30枚,煎汤连枣服。适用于各型紫斑。

  预防紫斑的调护:

  1.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防止碰伤、跌伤,保护皮肤清洁卫生,防止感冒,避免接触各种诱发肌衄的“不正之气”;

  2.忌食油腻、辛辣、香燥等生热动火食物,以及鱼、虾、蟹、牛乳等腥味之品。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紫斑

热门关注